[1] |
李德山, 赵颖文, 李琳瑛. 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效率及其环境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18-633. |
[2] |
席茜, 丁赞, 叶润青, 牛瑞卿. 基于FCE-AHP的黄石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46-658. |
[3] |
薛海, 张帆. 降水量与城市大气环境关系——以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937-949. |
[4] |
张海朋, 何仁伟, 刘运伟, 方方.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及其重构——以藏北那曲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698-712. |
[5] |
范峻恺, 徐建刚. 基于神经网络综合建模的区域城市群发展脆弱性评价——以滇中城市群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875-2887. |
[6] |
刘文斌, 陶建斌, 徐猛, 陈瑞卿, 郭洋.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多源数据融合的子像元冬油菜提取——以两湖平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1079-1092. |
[7] |
薛黎明, 刘保康, 郑志学, 李长明, 张水晶, 朱琳龙, 苏超, 徐翠云. 基于理想点-可拓云模型的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657-1665. |
[8] |
李鹏, 王英杰, 虞虎, 武文波, 马楠. 基于GIS格网化分析支撑的旅游空间规划技术方法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5): 813-827. |
[9] |
刘婷, 邵景安.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强度模拟[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69-683. |
[10] |
宋世雄, 梁小英, 陈海, 毛南赵. 基于多智能体和土地转换模型的耕地撂荒模拟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515-525. |
[11] |
汪雁佳, 李景保. 三峡水库运行后荆南三口地区水资源安全状态及归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1992-2005. |
[12] |
张欣莹, 解建仓, 刘建林, 朱记伟, 姜仁贵. 基于熵权法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类型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2): 301-309. |
[13] |
潘争伟,金菊良,刘晓薇,周戎星. 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机理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9): 1599-1609. |
[14] |
贾学秀, 严岩, 朱春雁, 白雪, 胡梦婷, 吴钢. 区域水资源压力分析评价方法综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10): 1783-1791. |
[15] |
李强, 彭文英, 王建强, 赵烨. 乡镇企业发达区耕地健康评价与驱动机理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9): 1499-1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