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海朋, 何仁伟, 刘运伟, 方方.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及其重构——以藏北那曲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698-712. |
[2] |
范峻恺, 徐建刚. 基于神经网络综合建模的区域城市群发展脆弱性评价——以滇中城市群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2875-2887. |
[3] |
张晓琳, 金晓斌, 赵庆利, 任婕, 韩博, 梁鑫源, 周寅康.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层级生态节点识别与优化——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174-189. |
[4] |
刘文斌, 陶建斌, 徐猛, 陈瑞卿, 郭洋.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多源数据融合的子像元冬油菜提取——以两湖平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1079-1092. |
[5] |
刘婷, 邵景安.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强度模拟[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69-683. |
[6] |
宋世雄, 梁小英, 陈海, 毛南赵. 基于多智能体和土地转换模型的耕地撂荒模拟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515-525. |
[7] |
张正浩, 张强, 邓晓宇, 刘剑宇, 孙鹏. 东江流域水利工程对流域地表水文过程影响模拟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4): 684-695. |
[8] |
欧维新, 肖锦成, 李文昊. 基于BP-CA的海滨湿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模拟研究——以大丰海滨湿地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5): 744-756. |
[9] |
韩璐, 谢俊奇. 基于WNN模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决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8): 1395-1403. |
[10] |
吴明, 姚尧, 贾冯睿, 王雷, 高艳波.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的城市生态压力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2): 328-335. |
[11] |
景亚平, 张鑫, 罗艳. 基于修正组合模型的青海省城市需水量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6): 1013-1021. |
[12] |
梁海超, 师华定, 高庆先. 基于模糊聚类与神经网络的风蚀危险性评估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4): 577-587. |
[13] |
贺三维, 潘鹏, 诸云强, 陈鹏飞.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模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3): 460-467. |
[14] |
史银军, 粟晓玲, 徐万林, 南彩艳, 杨雪菲. 基于水资源转化模拟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8): 1423-1434. |
[15] |
史银军, 粟晓玲, 徐万林, 南彩艳, 杨雪菲. 基于水资源转化模拟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8): 1423-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