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凡, 郭剑, 栗欣如, 李建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空间分布及驱动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513-524. |
[2] |
刘合林, 聂晶鑫. 2006—2018年中国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29-2240. |
[3] |
仲佳, 于慧, 刘邵权. 张家口市排污工业点源空间分布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402-1415. |
[4] |
方叶林, 黄震方, 李经龙, 王芳. 中国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及其产业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273-1284. |
[5] |
王玮, 闫慧敏, 杨艳昭, 杜文鹏. 基于膳食营养需求的西藏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921-933. |
[6] |
厉彦玲, 赵庚星.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489-503. |
[7] |
张萌萌, 刘梦云, 常庆瑞, 刘欢, 张杰. 1985—2015年陕西黄土台塬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2032-2045. |
[8] |
张浩, 冯淑怡, 曲福田. 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6): 1002-1015. |
[9] |
宋戈, 徐四桂, 高佳.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增值收益分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883-1891. |
[10] |
赵可, 徐唐奇,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3): 390-401. |
[11] |
李陈, 靳相木. 基于质量提升的规划期内县域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潜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2): 265-274. |
[12] |
张俊峰, 张安录. 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5): 725-735. |
[13] |
余正军, 田祥利, 陈娅玲. 我国世界遗产特征分析及空间分布原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0): 1762-1773. |
[14] |
汪险生, 郭忠兴.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非农化效率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6): 944-955. |
[15] |
王莉雯, 卫亚星. 沈阳市经济发展演变与碳排放效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 2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