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廖梦婷, 魏凤. 中亚地区粮食生产潜力及发展潜力分析——基于GAEZ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582-593. |
[2] |
李德山, 赵颖文, 李琳瑛. 煤炭资源型城市环境效率及其环境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18-633. |
[3] |
庞艳梅, 陈超, 郭晓艺, 徐富贤. 1961—2015年西南区域单季稻生长季气候年型及其生产潜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476-489. |
[4] |
何杰, 金晓斌, 梁鑫源, 赵庆利, 韩博, 肖颖, 吴小欢, 胡静, 周寅康. 城乡融合背景下淮海经济区乡村发展潜力——以苏北地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940-1957. |
[5] |
杨艳昭, 封志明, 孙通, 汤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146-1156. |
[6] |
赵志博, 赵领娣, 王亚薇, 袁田. 不同情景模式下雄安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水潜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629-2642. |
[7] |
周迪, 郑楚鹏, 华诗润, 黄宇森. 公平与效率协调视角下的中国碳减排潜力与路径[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 80-91. |
[8] |
朱姝, 冯艳芬, 王芳, 曾小洁. 粤北山区相对贫困村的脱贫潜力评价及类型划分——以连州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304-1316. |
[9] |
王亚辉, 李秀彬, 辛良杰.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缩小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吗?[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372-385. |
[10] |
徐志搏, 罗婷文, 文楚君, 姚尧. 基于改进多边形面积法的城市土地立体化利用潜力评价——以深圳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504-514. |
[11] |
朱嘉伟, 周琳琳, 谢晓彤. 单产提升潜力衰减模型法在河南粮食单产中长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9): 1627-1638. |
[12] |
王欢, 穆月英, 侯玲玲. 玉米生产环境成本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7): 1204-1216. |
[13] |
王亚辉, 李秀彬, 辛良杰, 谈明洪, 李薇. 中国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539-552. |
[14] |
刘晶, 金晓斌, 张志飞, 鲍桂叶, 杨绪红, 黄学锋, 陆昱颖, 周寅康. 低效(闲置)铁路存量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策略分析:方法与实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3): 377-390. |
[15] |
南纪琴, 王景雷, 秦安振, 刘战东, 宁东峰, 赵犇. 中国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情景潜力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2): 292-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