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国志, 张景然.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文献综述及实践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525-540. |
[2] |
任忠宝, 王世虎, 唐宇, 周海东. 矿产资源需求拐点理论与峰值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9): 1480-1489. |
[3] |
侯萍, 王洪涛, 朱永光, 翁端. 中国资源能源稀缺度因子及其在生命周期评价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9): 1572-1579. |
[4] |
张宝友, 肖文, 朱卫平. 我国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及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10): 1623-1634. |
[5] |
曹 霞. 中外"小矿"法律概念比较研究 ——写在我国《矿产资源法》修改之际[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8): 1255-1266. |
[6] |
李雪梅, 张小雷, 杜宏茹, 曹建标. 矿产资源开发对干旱区区域发展影响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新疆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1): 1823-1833. |
[7] |
闫军印, 赵国杰.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及其模拟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8): 1334-1342. |
[8] |
马国霞, 石敏俊, 赵学涛. 基于矿产资源价值核算的中国真实国民储蓄及其区域分异[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 104-114. |
[9] |
胡振鹏, 汪勤峰. 矿产资源利用的循环经济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2): 236-242. |
[10] |
夏青, 梁钰. 面向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2): 288-292. |
[11] |
张乔民. 香港海沙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管理[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4): 385-393. |
[12] |
张雷. 中国矿产资源持续开发与区域开发战略调整[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2): 162-167. |
[13] |
赵鹏大, 陈建平. 21世纪矿产资源经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15(3): 197-200. |
[14] |
周永康. 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15(1): 1-10. |
[15] |
李昌宁, 任凤玉, 徐小荷.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浅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15(1): 3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