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涛, 王昊, 谭乃榕, 朱江, 张凡凡. 流域主体功能优化与黄河水资源再分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240-255. |
[2] |
徐超璇, 鲁春霞, 黄绍琳. 张家口地区生态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288-1300. |
[3] |
赵玉峰, 罗专溪, 于亚军, 陈迎辉, 张树刚, 张清华. 京津冀西北典型区域地下水位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301-1313. |
[4] |
肖武, 张文凯, 吕雪娇, 王新静. 西部生态脆弱区矿山不同开采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以神府矿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68-81. |
[5] |
吴大放, 胡悦, 刘艳艳, 刘毅华. 城市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分析——以珠三角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82-94. |
[6] |
周宏浩, 陈晓红. 中国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及响应机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620-1632. |
[7] |
白雪莲, 季树新, 王理想, 陈正新, 常学礼. 鄂尔多斯十大孔兑区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对土地利用转移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186-1195. |
[8] |
杨梦婵, 叶有华, 张原, 陈龙, 张燚. 深圳市综合水质指数研究及其在水资源资产评估上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7): 1129-1138. |
[9] |
赵峰侠, 徐明. 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2046-2056. |
[10] |
张珺, 任鸿瑞. 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7): 1125-1133. |
[11] |
孙兆峰, 王双银, 刘晶, 顾金普, 公维龙. 秃尾河流域径流衰减驱动力因子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2): 310-320. |
[12] |
吕鑫, 王卷乐, 康海军, 赵强, 韩雪华, 王玉洁. 基于MODIS NPP的2006—2015年三江源区产草量时空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857-1868. |
[13] |
位贺杰, 张艳芳, 董孝斌, 鲁纳川, 王雪超. 渭河流域植被WUE遥感估算及其时空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8): 1275-1288. |
[14] |
姜春,吴志峰,程炯,钱乐祥. 广东省土地覆盖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6): 961-972. |
[15] |
张彦龙, 刘普幸. 基于AI指数的新疆干湿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4): 658-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