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祥征, 杨开忠, 单菁菁, 董锁成, 张文鸽, 郭荣星, 谈明洪, 赵鹏军, 李宇, 苗长虹, 崔耀平. 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273-289. |
[2] |
丁超, 胡永江, 王振华, 赵娜, 董文秀, 王黎明. 虚拟水社会循环视域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56-371. |
[3] |
孙从建, 贾焰文, 李新功, 张永清, 孙九林. 吕梁山连片贫困区南部水资源实物量表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72-383. |
[4] |
李东昇, 张仁勇, 崔步礼, 赵云朵, 王莹, 姜宝福. 1986—2015年青藏高原哈拉湖湖泊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501-512. |
[5] |
马涛, 王昊, 谭乃榕, 朱江, 张凡凡. 流域主体功能优化与黄河水资源再分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240-255. |
[6] |
赵玉峰, 罗专溪, 于亚军, 陈迎辉, 张树刚, 张清华. 京津冀西北典型区域地下水位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301-1313. |
[7] |
韩雁, 贾绍凤, 鲁春霞, 吕爱锋.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时空匹配特征——以张家口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6): 1392-1401. |
[8] |
孙才志, 张灿灿, 郜晓雯. 中国“四化”建设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767-778. |
[9] |
张锐, 刘焱序, 赵嵩, 傅伯杰. 中国城市居民对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支付意愿——以中国27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563-575. |
[10] |
马伟东, 刘峰贵, 周强, 陈琼, 刘飞, 陈永萍. 1961—2017年青藏高原极端降水特征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2): 3039-3050. |
[11] |
李宏庆, 邢冉, 姜璐, 陈兴鹏, 薛冰.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族家庭能源消费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1): 2793-2802. |
[12] |
陈舒婷, 郭兵, 杨飞, 韩保民, 范业稳, 杨潇, 何田莉, 刘悦, 杨雯娜. 2000—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NPP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511-2527. |
[13] |
李加林, 田鹏, 邵姝遥, 汪海峰, 王丽佳, 叶梦姚, 赵梦琪, 张珂琴, 蔡凯特, 阮莹超, 沈杏雯. 中国东海区大陆岸线变迁及其开发利用强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9): 1886-1901. |
[14] |
张宁宁, 粟晓玲, 周云哲, 牛纪苹.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759-1770. |
[15] |
李林, 李晓东, 校瑞香, 申红艳. 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的异质性及其成因[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7): 1496-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