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旭, 马伯文, 李丹, 陈昆仑, 姚华松. 基于FLUS模型的湖北省生态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230-242. |
[2] |
钟珊, 赵小敏, 郭熙, 叶英聪, 李伟峰. 基于空间适宜性评价和人口承载力的贵溪市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5): 801-812. |
[3] |
厉彦玲, 赵庚星.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489-503. |
[4] |
齐雁冰, 王茵茵, 陈洋, 刘姣姣, 张亮亮. 基于遥感与随机森林算法的陕西省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6): 1074-1086. |
[5] |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5): 864-876. |
[6] |
沈镭, 刘立涛, 王礼茂, 陈枫楠, 张超, 沈明, 钟帅. 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情景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3): 361-373. |
[7] |
薛静静, 沈镭, 彭保发, 刘立涛, 刘建. 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的能源供给安全综合评价及优化——以陕西省和广东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0): 1686-1697. |
[8] |
杨志勇, 袁喆, 尹军, 袁勇. 灰色季节性指数自记忆模型及其在海河区降水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5): 875-884. |
[9] |
王秀杰, 封桂敏, 耿庆柱. 小波分析组合模型在日径流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5): 885-893. |
[10] |
许丽忠, 钟满秀, 韩智霞, 胡军, 黄梅芬, 张江山. 环境与资源价值CV评估预测有效性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8): 1421-1430. |
[11] |
景亚平, 张鑫, 罗艳. 基于修正组合模型的青海省城市需水量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6): 1013-1021. |
[12] |
李海燕, 蔡银莺. 征地前后农民感知变化与征地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被征农户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11): 1833-1844. |
[13] |
白继中, 师彪, 冯民权, 周利坤. 基于自适应调整蚁群-RBF神经网络模型的中长期径流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6): 1065-1074. |
[14] |
马占青,徐明仙,俞卫阳,温淑瑶. 年降水量统计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6): 1033-1041. |
[15] |
邹滨, 董明辉, 杨令宾, 佟志军.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预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6): 1022-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