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芳, 苗长虹, 刘峰贵, 陈兴鹏, 米文宝, 海春兴, 段德罡, 王金平, 张占仓, 王成新.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 1-26. |
[2] |
李海涛, 李明阳. 基于能值的哈萨克斯坦可持续发展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218-2228. |
[3] |
毕明丽, 谢高地, 姚翠友. 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改进及国际比较[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5): 1017-1029. |
[4] |
马勇, 童昀, 任洁. 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县域尺度生态效率测算及稳健性检验——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6): 1196-1208. |
[5] |
张晓琳, 金晓斌, 范业婷, 刘晶, 单薇, 周寅康. 1995-201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协调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689-706. |
[6] |
何焱洲, 王成. 基于信息熵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815-828. |
[7] |
李智, 张小林, 李红波. 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理——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 140-152. |
[8] |
彭焜, 朱鹤, 王赛鸽, 陈斌, 魏文栋, 李佳硕. 基于系统投入产出和生态网络分析的能源-水耦合关系与协同管理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9): 1514-1528. |
[9] |
刘玉,唐秀美,潘瑜春,胡月明.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县域农业增长空间特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246-261. |
[10] |
焦志倩, 王红瑞, 许新宜, 杨博.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设计及应用Ⅱ: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0): 1715-1724. |
[11] |
王刚, 张华兵, 薛菲, 甄艳. 成都市县域土地利用碳收支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7): 1170-1182. |
[12] |
龙亮军, 王霞, 郭兵. 基于改进DEA模型的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4): 595-605. |
[13] |
孙通, 封志明, 杨艳昭. 2003—2013年中国县域单元粮食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2): 177-185. |
[14] |
于雷, 魏东, 王惠霞, 黄群, 彭妍, 徐鸳媛. 江汉平原县域尺度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与合理采样数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5): 855-863. |
[15] |
王涛, 沈渭寿, 林乃峰, 欧阳琰. 西藏草地生长季产草量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5): 864-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