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大伟, 白军红, 赵庆庆, 卢琼琼, 张树岩. 黄河三角洲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异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438-448. |
[2] |
于小娟, 薛振山, 张仲胜, 宋晓林, 张红日. 潮沟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典型景观格局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04-2515. |
[3] |
杨薇, 靳宇弯, 孙立鑫, 孙涛, 邵冬冬.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16-2528. |
[4] |
郭雨桐, 崔圆, 王晨, 王倩, 修玉娇, 肖蓉, 张明祥. 湿地要素中碳氮同位素特征与水文连通的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54-2568. |
[5] |
王青, 骆梦, 邱冬冬, 谢湉, 施伟, 崔保山. 滨海盐沼水文特征对盐地碱蓬定植过程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569-2579. |
[6] |
任冉冉, 夏江宝, 张淑勇, 赵自国, 赵西梅. 黄河三角洲柽柳光合作用及树干液流对潜水埋深的响应[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2): 2615-2628. |
[7] |
厉彦玲, 赵庚星.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489-503. |
[8] |
张同瑞, 赵庚星, 高明秀, 常春艳, 王卓然. 基于近地多光谱和OLI影像的黄河三角洲冬小麦种植区盐分估算及遥感反演——以山东省垦利县和无棣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6): 1051-1060. |
[9] |
董斌, 陈立平, 钱国英. 基于遥感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模型综合评价森林资源生态适宜性[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3): 468-476. |
[10] |
李百红, 赵庚星, 董超, 秦元伟. 基于遥感和GIS的黄河三角洲盐化土地动态及其驱动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2): 310-318. |
[11] |
刘杰, 万剑华, 赵军. 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三网”绿化工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5): 842-849. |
[12] |
宋创业, 黄翀, 刘庆生, 刘高焕. 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潜在分布区模拟——以翅碱蓬群落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4): 677-685. |
[13] |
袁瑞强, 宋献方, 刘贯群. 现代黄河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降水入渗补给量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0): 1777-1785. |
[14] |
崔步礼, 常学礼, 陈雅琳, 董琼, 李维庆. 黄河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变化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6): 957-964. |
[15] |
汪小钦, 王钦敏, 刘高焕, 励惠国.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区域分异[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2): 165-171,333-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