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1989, Vol. 4 ›› Issue (3): 275-280.doi: 10.11849/zrzyxb.1989.03.012
张累德1, 顾国安2
出版日期:
1989-09-25
发布日期:
1989-09-25
Zhang Leide1, Gu Guoan2
Online:
1989-09-25
Published:
1989-09-25
摘要: 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地区,山势巍峨,交通边远不便,过去对其拥有的土地资源缺乏详尽地考察和系统地了解。现根据1987年的考察资料,对西昆仑地区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地位、垂直分异规律及其主要类别予以初步总结。
张累德, 顾国安. 西昆仑地区土地资源[J]. 自然资源学报, 1989, 4(3): 275-280.
Zhang Leide, Gu Guoan. THE LAND RESOURCE OF THE WEST KUNLUN MOUNTAIN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989, 4(3): 275-280.
[1] | 孙从建, 郑振婧, 李新功, 孙九林. 黄土塬面保护区潜在蒸发量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环流因子关系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857-868. |
[2] | 杨静涵, 刘梦云, 张杰, 张萌萌, 曹润珊, 曹馨悦.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743-754. |
[3] | 陈卓鑫, 王文龙, 郭明明, 王天超, 郭文召, 王文鑫, 康宏亮, 杨波, 赵满. 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可蚀性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387-398. |
[4] | 刘迪, 陈海, 史琴琴, 张行, 耿甜伟.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时空动态及其风险分区—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9): 2012-2025. |
[5] | 张文强, 孙从建, 李新功. 晋西南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748-1758. |
[6] | 孙从建, 侯慧新, 陈伟, 杨伟, 郑振婧. 典型黄土塬区不同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效应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7): 1405-1416. |
[7] | 王玮, 闫慧敏, 杨艳昭, 杜文鹏. 基于膳食营养需求的西藏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921-933. |
[8] | 亢小语, 张志强, 陈立欣, 冷曼曼, 杨锋伟. 黄土高原中尺度流域基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 563-572. |
[9] | 张钦弟, 卫伟, 陈利顶, 杨磊.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水分和物种多样性沿降水梯度的分布格局[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8): 1351-1362. |
[10] | 任婧宇, 彭守璋, 曹扬, 霍晓英, 陈云明. 1901—2014年黄土高原区域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4): 621-633. |
[11] | 王忠禹, 王兵, 刘国彬, 刘佳鑫, 李兆松. 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混入土壤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2020-2031. |
[12] | 张萌萌, 刘梦云, 常庆瑞, 刘欢, 张杰. 1985—2015年陕西黄土台塬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1): 2032-2045. |
[13] | 张浩, 冯淑怡, 曲福田. 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6): 1002-1015. |
[14] | 赵安周, 张安兵, 刘海新, 刘焱序, 王贺封, 王冬利.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3): 449-460. |
[15] | 霍高鹏, 赵西宁, 高晓东, 王绍飞, 潘燕辉. 黄土丘陵区枣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利用与竞争[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 2043-20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