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凤峻, 刘连和, 刘建伟, 付英, 王凌云, 王峰, 李勇, 余星涤, 车娜, 肖颖. 系统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和治理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专家笔谈[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290-299. |
[2] |
朱晓丹, 叶超, 李思梦. 可持续城市研究进展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9): 2120-2133. |
[3] |
谷树忠, 吴太平. 中国新时代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理论构想[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8): 1802-1816. |
[4] |
张楚琳, 刘云刚. 鲁尔关税同盟矿区转型研究:多主体治理的经验借鉴[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4): 884-894. |
[5] |
单菁竹, 李京梅, 许志华. CVM中的抗议性响应:动机与影响——以胶州湾浒苔治理支付意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626-638. |
[6] |
杨静涵, 刘梦云, 张杰, 张萌萌, 曹润珊, 曹馨悦.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 743-754. |
[7] |
陈卓鑫, 王文龙, 郭明明, 王天超, 郭文召, 王文鑫, 康宏亮, 杨波, 赵满. 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可蚀性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387-398. |
[8] |
胡德胜, 孙睿恒, 许胜晴. 国际水法对长江流域立法的启示和意义[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2): 425-437. |
[9] |
吴健生, 王仰麟, 张小飞, 彭建, 刘焱序. 景观生态学在国土空间治理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14-25. |
[10] |
罗琦, 甄霖, 杨婉妮, 徐增让. 生态治理工程对锡林郭勒草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感知的影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119-129. |
[11] |
赵俊伟, 姜昊, 陈永福, 尹昌斌. 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意愿转化行为视角[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708-1719. |
[12] |
张文强, 孙从建, 李新功. 晋西南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748-1758. |
[13] |
郝庆, 封志明, 杨艳昭, 朱鹤. 西藏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现实与未来——基于膳食营养当量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911-920. |
[14] |
李佳洺, 余建辉, 张文忠. 中国采煤沉陷区空间格局与治理模式[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4): 867-880. |
[15] |
亢小语, 张志强, 陈立欣, 冷曼曼, 杨锋伟. 黄土高原中尺度流域基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3): 563-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