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旭, 马伯文, 李丹, 陈昆仑, 姚华松. 基于FLUS模型的湖北省生态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230-242. |
[2] |
王玮, 闫慧敏, 杨艳昭, 杜文鹏. 基于膳食营养需求的西藏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5): 921-933. |
[3] |
钟珊, 赵小敏, 郭熙, 叶英聪, 李伟峰. 基于空间适宜性评价和人口承载力的贵溪市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5): 801-812. |
[4] |
厉彦玲, 赵庚星.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3): 489-503. |
[5] |
张浩, 冯淑怡, 曲福田. 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6): 1002-1015. |
[6] |
齐雁冰, 王茵茵, 陈洋, 刘姣姣, 张亮亮. 基于遥感与随机森林算法的陕西省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6): 1074-1086. |
[7] |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5): 864-876. |
[8] |
宋戈, 徐四桂, 高佳.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增值收益分配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883-1891. |
[9] |
赵可, 徐唐奇,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3): 390-401. |
[10] |
李陈, 靳相木. 基于质量提升的规划期内县域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潜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2): 265-274. |
[11] |
张俊峰, 张安录. 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5): 725-735. |
[12] |
沈镭, 刘立涛, 王礼茂, 陈枫楠, 张超, 沈明, 钟帅. 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情景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3): 361-373. |
[13] |
薛静静, 沈镭, 彭保发, 刘立涛, 刘建. 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的能源供给安全综合评价及优化——以陕西省和广东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0): 1686-1697. |
[14] |
汪险生, 郭忠兴.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非农化效率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6): 944-955. |
[15] |
杨志勇, 袁喆, 尹军, 袁勇. 灰色季节性指数自记忆模型及其在海河区降水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5): 875-8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