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杨帆, 向枝远, 杨奕, 王泉力, 李艺. 基于韧性理念的海岸带生态修复规划方法及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 130-140. |
[2] |
杨怀宇, 杨正勇. 基于投资组合模型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效率研究—以上海临港新城围垦区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2): 208-217. |
[3] |
王彩艳, 王瑷玲, 王介勇, 王瑞燕, 姜峥嵘. 基于面向对象的海岸带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9): 1589-1597. |
[4] |
许艳, 濮励杰. 江苏海岸带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4): 643-652. |
[5] |
侯萍, 王洪涛, 朱永光, 翁端. 中国资源能源稀缺度因子及其在生命周期评价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9): 1572-1579. |
[6] |
张耀光, 孙才志, 刘锴, 赵伟, 王冲. 海岛海域生物资源利用与海洋农牧化生产布局新发展的研究——以长山群岛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6): 945-955. |
[7] |
葛继稳, 蔡庆华, 胡鸿兴, 刘建康, 曹国斌, 朱兆泉, 刘胜祥, 石道良. 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3): 285-292. |
[8] |
梁修存, 丁登山. 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6): 783-791. |
[9] |
谷树忠, 姚予龙, 沈镭, 吕耀. 资源安全及其基本属性与研究框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3): 280-285. |
[10] |
徐颂军. 广东罗浮山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1): 95-100. |
[11] |
李家芳, 戴泽蘅. 浙江省海岸带优势资源及其组合特点[J].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11(1): 49-50. |
[12] |
郭中伟. 生物资源的多目标最佳可持续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 1995, 10(4): 339-345. |
[13] |
张其永, 洪万树, 黄振池, 陈朝章, 林朝昌. 福建东山岛西埔湾港养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 1992, 7(2): 115-122. |
[14] |
韩杰. 辽东半岛自然资源的优势及其在农业中的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 1991, 6(4): 303-310. |
[15] |
李光天. 辽东海岸带资源的新资料及意义[J]. 自然资源学报, 1991, 6(3): 234-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