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1987, Vol. 2 ›› Issue (1): 49-58.doi: 10.11849/zrzyxb.1987.01.006
杨汉奎
出版日期:
1987-03-25
发布日期:
1987-03-25
Yang Hankui
Online:
1987-03-25
Published:
1987-03-25
摘要: 风景资源是兴办旅游业的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对风景资源的调查大多为文人墨客之游记,仅限于文学描述。这种记叙无疑是粗犷的,特别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某些记叙有误,臆想性太大。同一风景画面之优劣,因人所好而褒贬不一,即使同一游者先后几次评述,也有较大出入。因而近几年,有些学者就谋求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对风景区进行美学评价、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本文将采用模糊数学概念,应用特尔裴法对贵州的风景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价,作出初步的区划。联系地理区域、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用开发模型框图分析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
杨汉奎. 论风景资源的模糊评价——以贵州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1987, 2(1): 49-58.
Yang Hankui. AN FUZZY APPRAISAL MOTHOD FOR SCENIC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987, 2(1): 49-58.
[1] | 席茜, 丁赞, 叶润青, 牛瑞卿. 基于FCE-AHP的黄石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646-658. |
[2] | 赵筱青, 李思楠, 普军伟, 谈树成, 陈俊旭. 云南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优化分区与管控[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339-2357. |
[3] | 李龙, 吴大放, 刘艳艳, 滕丽, 吴志峰, 冯兆华. 生态文明视角下喀斯特地区“双评价”研究——以生态敏感区宁远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10): 2385-2400. |
[4] | 周宏浩, 陈晓红. 中国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及响应机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620-1632. |
[5] | 张业臣, 张宏梅, 宋子斌, 洪学婷. 旅游者环境质量感知的时空偏差[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11): 2291-2304. |
[6] | 黄先飞, 周运超, 张珍明. 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后寨河喀斯特小流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6): 1056-1067. |
[7] | 张珍明, 周运超, 黄先飞, 田潇. 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2): 313-324. |
[8] |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5): 864-876. |
[9] | 熊昌盛, 谭荣. 基于GIS和LSA的林地质量评价与保护分区[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3): 457-467. |
[10] | 朱晓东, 韦朝阳, 杨芬. 包头-白云鄂博地区重金属基线值的厘定及其在重金属污染分级评价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2): 310-320. |
[11] | 李强, 彭文英, 王建强, 赵烨. 乡镇企业发达区耕地健康评价与驱动机理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9): 1499-1510. |
[12] | 陈学凯, 雷宏军, 徐建新, 黄鑫, 张泽中, 胡娟萍, 商崇菊, 杨静. 气候变化背景下贵州省农作物生长期干旱时空变化规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0): 1735-1749. |
[13] | 廖洪凯, 李娟, 龙健, 刘灵飞, 杨华, 张文娟. 基于组内-组间主成分分析的土地利用与团聚体有机碳关系的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1): 141-151. |
[14] | 郑德凤, 臧正, 孙才志, 张雨. 基于水资源耦合价值的绿色水价模型及其应用——以下辽河平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7): 1235-1245. |
[15] | 张超, 吴良林, 杨妮, 蓝春柳, 邓树林. 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实照时数时空分布研究——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1): 1968-19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