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冰雪旅游地开发模式及优化路径
唐承财, 肖小月, 韩莹, 曾睿, 徐诗怡, 刘亚茹, 万紫微

Development mode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typical ice and snow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China
TANG Cheng-cai, XIAO Xiao-yue, HAN Ying, ZENG Rui, XU Shi-yi, LIU Ya-ru, WAN Zi-wei
表2 冰雪旅游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evelopment level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destinations
目标层 因素层 评价因子 评价指标 指标评价赋分规则
10 8 6 4 2
冰雪旅游地发展水平A 旅游资源B1 冰雪旅游资源C1 冰雪旅游资源数量D1/个 >10 8~10 6~7 4~5 1~3
冰雪旅游资源品位D2 国际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区县级
非冰雪旅游资源C2 非冰雪类旅游资源数量D3/个 ≥8 6~7 4~5 2~3 1
非冰雪旅游资源类型丰度D4/种 ≥5 4 3 2 1
非冰雪旅游资源品位D5 国际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区县级
节事活动
资源C3
典型冰雪节事活动影响力D6 国际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区县级
非冰雪类重要节事活动
影响力D7
国际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区县级
生态环境B2 森林与水环境C4 森林覆盖率D8/% 81~100 61~80 41~60 21~40 1~20
区域降水量D9/mm 601~800 801~900; 501~600 901~1000; 401~500 1001~1100; 300~400 >1100;
<300
气候与灾害C5 冰雪气候环境D10(雪期/天) >130 101~130 71~100 40~70 <40
空气质量D11
[PM2.5指数/(μg/m3)]
<10 10~20 21~30 31~40 >40
典型气候灾害风险D12/种 ≤2 3~4 5~6 7~8 ≥9
社会经济B3 经济环境C6 县域人均GDP D13/万元 >5 4~5 3~4 2~3 1~2
县域GDP D14/万元 >200 100~200 50~100 30~50 <30
设施环境C7 交通设施D15:① 民用机
场;② 高铁站;③ 火车站;
④高速公路
满足
①②
满足①
或②
满足③④ 满足
③或④
公共服务设施D16(医院及
图书馆数量/个)
41~50 31~40 21~30 11~20 1~10
旅游接待设施D17(星级酒
店、星级农家乐数量/个)
>40 31~40 21~30 11~20 1~10
政策投资环境C8 政策环境(政策级别) D18 国际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区县级
投资环境(专家打分) D19 81~100 61~80 41~60 21~40 1~20
人力资源C9 旅游从业人员数量D20/万人 >4 3~4 2~3 1~2 <1
冰雪相关专业学校数量D21/个 >7 5~6 3~4 2 1
市场品牌B4 市场规模C10 冰雪游客接待量D22/万人 >250 200~250 100~200 50~100 <50
年接待游客数D23/万人 >2000 1500~2000 1000~1500 500~1000 <500
年旅游收入D24/万元 >80 60~8 40~60 20~40 <20
消费潜力C11 主要客源地人均GDP
D25/万元
>10 8~10 6~8 4~6 <4
主要客源地人均可支配收入D26/万元 >4 3~4 2~3 1~2 <1
品牌建设C12 冰雪旅游品牌宣传力度(年
百度资讯指数均值) D27
>30000 10001~30000 5001~10000 3001~5000 <3000
冰雪旅游品牌影响力(专家
打分) D28
81~100 61~80 41~60 21~40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