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农”视域下中国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概念认知与研究框架
吕晓, 牛善栋, 谷国政, 彭文龙

Conceptual cognition and research framework on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Peasants"
Xiao LYU, Shan-dong NIU, Guo-zheng GU, Wen-long PENG
表2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
Table 2 Several scientific issues on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use
农业生态空间—人地关系—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
因素+机理 农业有机生命体、耕地系统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耕地环境承载—响应—适应,人文因素作用的不确定性
功能+系统 耕地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的功能与质量、耕地多功能权衡、区域性耕地生态系统(本体、母体、受体[78])、耕地质量—产能—健康、多位阶效力的政策节理
过程+格局 耕地利用和多元经营主体互馈机制、土壤肥力和资源要素(水、肥、药)协变关系、生态环境与可持续集约化空间耦合、耕地可持续集约化系统的流空间分析(物质流、信息熵、特征算法)
尺度+界面 耕作单元到空间结构的集成、不同空间尺度耕地功能和结构的自转换、人文—自然界面对可持续集约化过程和格局的反馈、人文界面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响应